首页    > 读后感 >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10篇:寻觅中华读后感100

时间:2021-10-22 00:20:07  浏览次数:

  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其实是寻觅探索流传千年的文化,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史画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一

  如果说让我的文章成为嚣嚣尘世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想过,也从不敢想。我只是想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印证心中的那句:读过,爱过,写过。

  读《寻觅中华》,仿佛独自行走在岁月的长河中,从炎黄战蚩尤的激流险滩中逃脱;听到了古神话里的酸甜苦辣;目睹了王懿荣的苦痛煎熬;领略了大唐诗文的稍逊风骚;叹息过文化革命的流短诽长。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致于现在凭借脑中残留的文字,去问想那一幕幕跌跌撞撞,风霜雨月的画面,都会触目惊心,感叹万分。

  因为读过,所以爱过 。

  有时我在想,人生何尝不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五千年的缩影,从饥不裹腹的少年,到荆棘丛生的成年,到跌跌撞撞的中年,再到步履蹒跚的老年,人生冷暖饱尝过一路跌跌撞撞实现了他现有的辉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中华文化由浅到深,五千年前谁能料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大,这又使我联想到人生,“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我经常说“我爱中华”,我爱她什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这些都太显浅。我爱她的文化,不是盛世的点缀,而是黑夜的蜡烛。举个例子,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__,文化被摧残,文人被批判,他们顾不上高谈阔论,总是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人生艰难的道路上进行拼搏,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存条件,同时还要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他们不会从此埋没,因为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就此沉沦。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__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不如说是中华人民意志的体现与文化的不朽。

  文章中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生命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最令我动容和敬佩的是司马迁,被百般蹂躏地体无完肤之后,依然身残志坚。他没有因此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也没有消沉颓丧,迷失堕落,而是以一种重生的心态,一种坚强的意志力,用余生写下这一部宏伟著作,升华了自己,影响了后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为何青松被雪压而倒?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当往昔所有的误会与嘲笑再也不能打击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时,但往昔所有的不幸与负累再也不能动摇我们的人生观念时,当我们终能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人生历程时,我们也许会感觉到:我们真正生活过——以一种脱俗的心态与激情。这些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潜在的内涵,以一种精神渗入每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源远流长!

  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升华,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文字的方式流淌在余秋雨的笔下,同时注入我们心中。

  行走在岁月的旅途中,发现: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二

  我想梦回唐朝,那个繁荣昌盛的地方;我想梦回诗歌,那个浩荡千爽的时代。

  ----题记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三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么,《寻觅中华》便是作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历程,是一次追寻自身起源的尝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近代文化的艰辛,我们循着作者的目光从漫漫历史长河走来,并为自己的“中华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古道西风》。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为线索,讲诉了我们的祖先和两位圣贤探索的故事,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盘庚率人民向西迁至殷,重振了高的繁荣。孔子西行洛邑问礼,又沿黄河西去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关终隐黄沙外,是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学识,已看透了许多。也许,他对衰败的政治感到疲惫。所以,他悟出的是对于生命的超然。他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只希望一切都顺其本道。“以其终不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赞成这些,他心中早有了对君子的概念和维护周礼的使命感。他还担着仁礼于己身,他绝不能就这样放下百姓万民。他们一定无法洽谈----毕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本不是想改变什么,学得什么,这是两位圣贤的会晤,今日一见,他们才更坚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他们都是长途跋涉。

  向西,还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风,黄沙扑面。遥远的西方总是扑朔迷离,两位圣哲便永远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见的仿佛是道的归宿,仿佛是可以教化的国邦。文明传入的地方,天命降达的地方,他们,我们的祖先圣哲,总在探索着,正如身前身后古今的人一样。他们也许记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荡而来,蹒跚而行,渡过黄河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们不会知道,身后还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取经者,望着古道西风,“乞人骨标行路”。

  我非常喜欢余秋雨先生对于孔子和老子之间旅途的切换描写,令人向往,让他们的结局都与西行、探求真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解读,我不能赞同。他说“孔子如同现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还在进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并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则又何必带着、连累着这么多年轻的学生同行呢?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实践周礼的理想,找到一个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寻,他总是充满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总是停止不了。

  读《寻觅中华》,就是读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家谱。与《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并没有那么多让人叹惋、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们只是在家谱上细细的品读。走在洪荒时代,看炎黄相争的郊野;在稷下学宫,感受思想自由带来的发展;跟随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纯洁而包容万象的盛唐;拨开宋代兵弱腐朽的外壳,去看她乱麻背后的蕴含,那雍容高贵的文化;走进重山间的田园,听陶明渊“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寻看,那历史没有年代,我横竖看了一夜,才从密密麻麻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这段文字曾经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余秋雨写这本《寻觅中华》也许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历史并非只是充斥着迫害、暗算、嫉妒、诬陷、血腥、权术,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压迫、统治、外夷的侵略而没落,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寻觅中华》中每篇都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四

  繁华的街景渗透着璀璨的光辉,破败的残垣亦书写着恢弘的历史。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华民族有着美丽的基因,而文化的长河淙淙流淌,引领者我们去寻觅中华。

  我们无从给文化的起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却看似与历史相辅相成,文化支撑着时代,时代连成了历史,而历史造就了文化。无论是大漠孤烟的铁胄兵戈,还是繁盛喧嚣间的琴棋书画,都浇灌出一朵生机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扶持着君主的谋略,改变着时代,牵引起历史。文化可由历史而展现,历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续。

  通过作者余秋雨在书中的介绍,我发现儒家文化贯穿于历史大潮的绝大部分。自其出现,人们的思想便找到了一个明确的追求。儒家照应了世人的思想,因为在一个思想如此活跃的时代,一个学说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加以传播,说明这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华,使人豁然开朗,流传下来。孔子及其历代学生不断努力地壮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后代懂得了思考。这种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却展现着一代人的自由,承载的时代和谐多元化的社会风气,也成了中华文化长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润着其所流经的历代人们的思想,反射出一种民族文化的光辉。

  而本书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有关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诗歌的繁盛,已经成为这一时代很突出的特征。一个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丽壮阔,而它的文化却是在车水马龙背后流淌着的一股静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华文化在刚毅中有了一种柔性之美。这种文明没有与之前的文明产生过激的冲撞,而是互溶于彼此,使文化有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灿烂。一个人同时接受着两种文明的濡养。他的思想散漫却不失边际,规矩却不失自由。这是另一方面的唤醒,两种文化互相弥补,使一切看上去前卫而和谐。从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优雅的随性的色彩。

  唐诗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笔墨总是有感情的,跟着现代文人的笔迹去探寻古代文化是级富趣味的。我很荣幸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李白,一位引字为文便是诗的文豪。他随性、自由,骑着马,达达的马蹄下浸满了他的浪漫气息。现在读起他的诗,不得不被那洒脱的文笔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记录,将自己的喜怒愁苦诉诸笔端。文字在他的笔下富有了灵气,大胆的排列,构成了一种旷达神秘之美。无需做作,只是真实。

  中华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现代人也能有思考,为中华文化构建雄伟壮阔的未来。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五

  对文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过的焚书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对文字的苛刻,以至于大兴文字狱诋毁了中国灿烂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儿,束手无策地,既有摧残,又有进取,但跟多的还是丰富的主调。

  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时,本以为是对中国历史的一再该书罢了,实则不然,尽管文字的内容像是在叙史,但又是一种如此轻松的表述,兴趣自然来了。慢慢地,我跟随着余秋雨先生寻觅起那不断探索着的文化来。

  混乱割据过后,国家慢慢趋向统一,然后又是混战,接着统一,像是谱好的曲子,各诸侯国不约而同地一起奏响了这悲鸣曲。终于,令我着迷的唐朝在这曲子中诞生了!

  唐朝,一个繁盛一时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诗,涌现出李白,杜甫这类伟人,文化从这又开始高度发展。在谈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来—比唐朝早出现230多年的一个国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着大唐的基因:

  谈及一个国家自然先从领导人说起,孝文帝,鲜卑族,典型的游牧民族,在一番战斗后建立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接着就是巩固统治这项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这,孝文帝却做了一项重大决定—实行汉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过一片土地,到头来还要顺从当地的形式,真是狼狈。不过,反过来想,游牧文明又怎么会使中原本土的文化丧迹呢?实行汉化必然是历史所趋。况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过汉化的想法,但终敌不过群臣的愤怒,渐而渐之,道武帝变得精神分裂,甚至随手杀人!这般狼狈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却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实现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这些压力,全国上上下下的舆论均当作耳边风,精神意志是多么的坚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换全国之福。这种精神着实令我敬佩。北魏就这样有了大唐的基因,将文化推向繁荣的关键一步。

  唐诗是唐朝的标志。论起唐诗就得归功于科举制了,有了它唐诗才得以发展起来。从小我们就会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类的诗句。读不懂李白的洒脱,每每读他的诗,字句间都透露着一种思乡感。如此思乡,但不回乡有事为何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李白。照余秋雨先生的观点来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的确这般,印象中的李白总是被贬,皇帝也不过是把他身边即兴作诗罢了,这并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会写写诗罢了,也就因这样变得陌生起来。至于杜甫,一个忧愁缠身的人,面对国家的分裂与百姓的灾难也只能默默作叹,安史之乱使得它他整个人都垮了,他变得更加忧愁了,只顾愁了。

  诗人的思想总是独特,而朝廷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灭亡,悄无声息地,没有阻拦地,走向灭亡。

  文化像水,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之后便是五代十国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样子。如此这般,文化的发展断断续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步履维艰。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六

  读《寻觅中华》,就像行一程没有尽头的路,顺着余秋雨大师的思路,我仿佛从远古走到了今天。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敢问路在何方?

  出于对小家庭的好奇,作者去探询大家庭的秘密。于是,他踏上了寻觅中华之路,从宏观的历史去剖析微观的文化DNA,向13亿炎黄子孙展示了我们“美丽的基因”!

  路的起点在黄河流域,我们沿着黄河,从黄帝身后走来。正如作者所说,朝代是更替型的,文明却是积累型的。文明的沉淀正如黄河泥沙的积存,既不会轻易付诸东流,也不会凭空随河水蒸发,唯一不同的是,作者以他笔下的神力,为我们把黄河之水澄清了。沿着秋雨先生铺就的寻觅之路,中华文明积累的成果一目了然。

  看,诸子百家中是哪一家以“黑色的光亮”把历史长河照得波光粼粼?是墨家。在诸子百家大集会上,黑色的墨翟用颜色发言,喊出了“兼爱”、“非攻”的口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态,他也做到了。公输班为楚为云梯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行十日十夜,舌战楚王、巧胜公输,终以弟子三百力挽狂澜。君子之交淡如水,墨家弟子却如黑色黏土般结为团块,使敌国尚未出师便打响了退堂鼓!因为“兼爱”,墨家提出了“非攻”,同样因为“兼爱”,墨家倡导“尚同”,即一视同仁也。没有亲疏远近,也没有嫡庶尊卑,墨家之“仁”,以黑色的光芒衬得儒家之“仁”黯然失色。墨家的理想实在令人憧憬,可封建时代的中国不可能构建出如此一个大同社会,然而,那一抹黑色的光亮至今仍在历史的隧洞里无声地反射着,路被它照亮了。

  继续走下去,告别墨家,又到了丛林边的那一家——曹家。曹家三父子,点亮了一簇新的文化篝火。父亲曹操临碣石、观沧海,他在政治路上苦苦寻觅着,又无心插柳,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添了一大把文化好柴,照亮了当时诗坛的半边天。长子曹丕,也算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不幸,余先生的表达是“受到了围堵性对比”,确实如此,大师的语言之到位也为我寻觅中华增添了一份新的美学享受。曹植正忧郁地坐在篝火旁在心中反复咏叹煮豆燃豆萁,不过他很快站了起来,在丛林的那一边用诗“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曹氏父子就这样高举文明的火把走尽了一生,最终穿着平常衣服,薄葬于丛林草木之间。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可中华文明之路永不会终结,而那煮豆之火,还在燃着。

  在远方,大汉朝的夜晚月明星稀,一盏小油灯寂寞地亮着,照着同样寂寞的司马迁。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曾在朝为官,曾漫游中国,他是优秀的文学家和出色的史学家,还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君主”,他书写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他记录了历史,也被历史所铭记。我想,这是因为《史记》自成一派的风格与严谨详实的的特点;是因为他写于腐刑之后、牢狱之中;是因为他为李陵仗义执言的义、勇、善,更是因为他对死亡的解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虽然他的离开比鸿毛还令人难以察觉,但重于泰山。一盏小油灯下,一名男子在“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书写着不朽诗篇。

  在后面的路上,还回荡着千古绝响、西天梵音,站着唐诗几男子,走着辽国陌生人……

  一书读罢,路尚未行完,在文明的光源下,仍有无数圣贤向我招手。我要去寻觅他们,敢问路在何方?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七

  寻觅,字字珠玑;细品,厚重辉煌。寻觅中华,访前人之印合前人的脚步;细品历史,谈历代王朝。风尘底下的苍凉。

  读罢《寻觅中华》,阵阵书香依旧萦绕在鼻尖,但那厚重的历史却已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一个几千年的国家,丰盈的是精神世界。从古至今,文人的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而文人风骨,那气节定当永恒。

  也许,投江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也许自沉的选择是他对自然的皈依,是对现实的悲愤,更是对本真的不懈。

  人们说他伟大、高贵,但他的伟大和高贵,是痛苦的一种升华。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反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刻,这一缕赤红泣血的绝美灵魂已然挣脱世俗的枷锁,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了每一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在岁月长河中变为永恒。是的,屈原定当无愧他的精神,那对本真的不懈追求,使之能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从而缔造无尽的永恒。

  几百年后,已是盛唐。李白,那谛仙人,是唐朝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光芒那般耀眼,岁月也无法磨灭。李白,是个野行者走到哪儿,心灵便可在哪儿栖息。他无法跻身于角落,因为他的心太辽阔。他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山一程,水一程,不断访求,去追求自身之神往。后来的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那样狂妄,那样不羁。朝廷怎会适合这样一个至情至惰的痴人?

  于是,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辉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一路欢歌狂舞,又在孩童的诵读声变为永恒。这气节,不羁的精神,试问:谁与争锋?

  历史的脚步,依就那般的快速。宋,是阴柔的,也是懦弱的。南宋,那是个争战、分裂、混乱的时代,民不聊生。有一个人,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入狱却依旧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傲然然于天地之间的不屈精魂,绝笔之中“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样的无愧,在于他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正是因了那份不屈。文天祥这一名字才如此响亮,他的诗句才化为永恒。

  何为气节?屈原之本真为气节,李白之不羁为气节,文天祥之不屈为气节。气节,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探索,更是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坚守。气节,是一个人存于天地之间的方式、态度,它也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本真是永恒,屈原被俗世不容,江中才为伟人长眠之地。追求本真,是对真自我的不懈追求。可又有多少人,在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名,亦若荣耀,选择城府,将珍贵的赤子之心抛弃?

  不羁是永恒,李白自然是不凡,那份不羁,也许懂的人有许多,可真正拥有的又有几个?的确时代变了,盛唐固然繁荣,可也是封建的。二十一世纪,是个独立和开放的时代,也许过分的放荡是不被世人所容的,但保持适当的不羁,又何尝不可呢?何必被压抑的抬不起头?何必总是愁眉苦脸,悲哀叹息?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适当的不羁,不要被定视思维,不要被固定化了。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独特与创新,应当有这份适当的不羁。

  不屈是永恒。文天祥的不屈,在于他的这种民族气节,他名垂千史。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有不屈的气节。不屈,在于面对困难时,咬牙坚持;在于挫折来临时,迎难而上;在于台独事件时,我们坚定的回击;在于钓鱼岛事件时,我们坚守国家的尊严!回首八年抗战,血浴战场,却依旧挺住,再挺住,坚信正义必胜,彰显民族不屈。今天,我们艰苦奋斗,将我国推向一个个巅峰。明天,我们依然能怀着不屈,傲视群雄!

  气节者本真、不羁、不屈也。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应担当起重任,拥有这永恒的气节,拥有属于我们的风骨。立于乾坤之间,怀着永恒的气节,书写属于我们的岁月篇章!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八

  读过余秋雨的《寻觅中华》,看过那么多风景,了解了那么多的人。司马迁不用催逼,不用假装,就硬生生让我将眼泪凝成两行。那苍白的脸,失去光彩的眼神,我绝不会忘。

  在一切悲剧发生之前,司马迁一直都是一个健康而自由的人。他会经常旅行,走过无数的山山水水,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他饱含热情,兴致高昂,对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理想与渴望。我想,这种绝美的体验,这种有力的沉淀,是司马迁简洁文笔之下所汹涌滚滚激流的泉源。自然澎湃,它蕴含着毁天灭日的能量,饰恢宏的背景余底色,化腐朽为神作。

  可正是这种对旅行的执着,使司马迁终于不得不接触到了帝王。制约并非玩笑,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都败给了以随心所欲,蛮不讲理为专制的皇。其实司马迁也许并非不知道帝王所想,他可能是想试试那王究竟是重情还是重义。可是那身居最高位自以为是的皇帝怎会适他随意揣度?天子之威,司马迁不该触。终于他受到了惩罚。

  死,抑或受辱?其实在古代,死对于文人来说貌似是一件过于轻松的事情。那些宣扬以死明智的“高人”,不在乎家人,不在乎自己的未来,寄自己的希翼于逃避。可悲可叹,可气。他们没有骨气!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怕活着吗!死,并非大勇,实为大愚。那份可悲的懦弱与不堪,甚至让我怀疑长久以来中国人龙的骨气究竟存不存在!

  终于,我看到了平静隐忍,选择受辱的司马迁。也许在当时,他被许多人看不起。可是就在今天,我欣赏他的勇气。古人中会委身低头于强暴的人很多。可是低下头还能站起来并且还能以一种极高的姿态复出得相当漂亮的人,很少很少。司马迁用他的《史记》,打了所有看不起他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司马迁的人凝练坚强,他的文字也符合他的气质,骄傲倔强。而那富有感情与温度的文字凝成的《史记》,开创了亘古以来历史记叙的新世纪。因为别人写历史以年份为单位,而他以人。以经纬唯度衡量天地,翻转衣袖如神来之笔,布局如云似海。这,就是司马迁。这是他人,无法模仿的度。司马迁写历史,似是无情却有情,似是有情,越无情。他信手拈来史料仿佛拈一朵花,描绘一个世纪仿佛只是勾勾画画信笔涂鸦。随性自然洒脱,不拘束。总是能很好的点到为止,不作任何纠缠。总是让人体会到刺入骨髓那冷冰冰的温度。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不喜繁复琐碎的长句短句,似俗而雅,他做到了。安然若素泰然处之。对于一切都抱有最大的善意,用他一生的修行。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在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不屈不挠地与世俗与黑暗作斗争。他们用铮铮傲骨,体现了华夏民族多少年以来的勇气。勇敢坚强,朴实真诚。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的龙骨铮铮!先人们的坚韧与坦荡,使他们的人格与思想凝成一缕幽魂,守护着中国。看着看着,我似乎听到了隐隐龙啸。它穿透了苍穹!

  天月将白,我听到了挽歌,开始祈祷……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九

  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我没有感叹于“三皇五帝的时代”,也没有融入于秦汉时期各地的兵戎相见,更没有流连于宋朝的富饶和先进,当然,我也不会存在于衰落的明清时期。只有大唐,才是我心中的所属。那繁华的都城,领先的科技,胡汉交融的团结,文人墨客的诗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历经289年,也算比较“长寿”的一个朝代。在这289年里,唐朝有不少盛世,国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便开始衰落,最终灭亡。

  我不只一次思考过为什么唐朝有那么多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为什么那么融洽?唐朝的诗作为什么那么出名?——是因为唐朝的制度比较先进?不,宋代的制度比唐朝还要超前。是因为唐朝的军队强硬,战斗力强?汉代,明朝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弱,有名的将领也不少,但民族矛盾更加突出。唐朝的诗作,我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我认为唐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经济与政治的社会变革,促使整个社会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源泉,提供了新的材料。唐代的思想比较解放。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平民百姓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唐朝的诗作也突破了束缚于山水、官体的小圈子,更多的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朝廷政事与地方动乱,边塞战争及民族习俗,都市生活同田园风光……

  唐朝也有很多出名的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白居易……他们都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作。但是我认为,李白的诗作最为浪漫洒脱。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水,写出了大量赞美祖国明川山水的的壮丽诗赋。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追求在诗中塑造自我,强烈的表现自我,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的抒发情感,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又是那样天真率直。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

  李白的仕途充满着坎坷。他极力追求官位,自负自己的才能能够治理国家,但世事难料,他42岁时才成为待诏翰林——皇帝身边的文人,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43岁时,遭谗见疏,遂有归隐之念。李白的治国梦就此破灭。后来,安史之乱爆发,被永王三次聘请,下山入幕。次年,永王兵败,李白入狱,后被叛长流夜郎。

  李白交往过的人不少,但在李白心中却没有“朋友”这个名词,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昙花一现,还不如这眼前的大江山水更长久,更真实。但他人对李白却有不一样的评价。杜甫赞扬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魏颢评价他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余光中欣赏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唐峥嵘,青莲独占。李白,大唐中最亮的一点,照耀着整个大唐,闪烁着中国的自豪和骄傲。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范文十

  从猜测黄帝,问卜殷墟,到走进魏晋田园,最后对明清的郁闷,余秋雨先生用一篇篇散文优雅地叙述着中华文化的兴衰变迁。其实都是朴素的语言,读起来确是字字珠玑,你会被他带到另外一片世界,会对高雅而特异的魏晋人士而向往,会对盛唐海纳百川的文化而骄傲,也对明清文化专制统治而扼腕叹息。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余秋雨先生对当代文化的一系列论述。

  “清代结束之后的近代和现代,实在一言难尽。文化信号很多,而文化实绩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论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文化破坏很多,而文化创造很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到。

  一百年前,正是兵荒马乱,国运维艰的时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化的这种状态尚可理解。而大约五十年前,新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项__的运动。政治野蛮地笼罩住了文化。全国停课废学,上山下乡,农村即是学校,农民就是教师。这种情况,在文明的发展史无疑是一次大地震,几千年来从未断绝的文化传承突然停止,所有的人投身农业,大连钢铁。

  幸在它只有十年!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也开漂洋过海,走遍世界。然而,文化似乎永远跟不上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越来越迷乱,越来越失去了公信力。

  余秋雨先生引用了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话,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一种人的力量大得多。例如,巴金说过,中国存在着某种人物,那种人物数量不多,影响极大,平日不知道藏在哪里,一有风吹草动就冒出来,在报刊上一会儿揭发这个,一会儿批判那个。看到这家院子里的花草茂盛,就大声咒骂;看到那家阳台上的鸟声动听,就抡起棍棒。正是这批人,使中国作家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无法写出像样的作品。

  时至今日,尚有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口号批评他人,哗众取宠,网上看见一则新闻,一位八零后作家竟炮轰鲁迅伪大师。我想,鲁迅先生是否大师尚不重要,可先生当时的作品背景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人,单凭这一点,两人层次一下区分开来,至于你怎么贬低践踏,鲁迅先生也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了。

  难道,现代的文化就限于这种怪圈了吗?不是的,真正的大文化,不是藏于隐世著作,而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价值,渗透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之间。

  有一个渔村的渔民出海打鱼,一定会在出海前走很远的路,到一个读书人家里求得一大叠字纸,压在船底。他们说,天下没有比文字更重的东西了,就靠它压住风浪。他们不认识文字,却尊重文字,这大概是人没接收教育而体现出的最原始的状态,这便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我相信,总会有这样一种人,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刻,打破怪圈,走向自由。而中华文化也与世界亲密相容,偶尔闪现出千年积累的高贵,亦如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子民,品行善良,思想丰富,道德高贵。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以上10篇相关文章: